湖南交通工程学院:
统筹做好师资培训 用心构筑人才支撑体系
发布时间:2025-02-18 作者:赵红深 李水华 杨子瑶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湖南交通工程学院自2023年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将人才强校战略作为核心战略,统筹写好师资培训这篇大文章,做好“培训+主题、辅导、考核、项目、服务”五个篇章工作,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部署,系统谋划教师队伍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管理体制和积极有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发展机制,为学校教学工作质量提升和“双一流”建设构筑人才支撑体系。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
做好“培训+主题” 助力评估建设落地
2024年,学校以教风学风为抓手,推进“教学质量年”行动,建立健全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做好“培训+主题”文章,助力合格评估建设落地。暑期采取“线上学习与线下培训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培训相结合,国内培训与国外研修相结合”等“三个结合”方式,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组织300余名教师赴湘阴校区集中线下培训,切实解决教法、教研、教改中存在的不足,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形势、新要求,着力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推动教师队伍建设的数字化转型。
选派专任教师分批赴国内知名高校研修,分批次安排294名不同专业教师赴中南大学、清华大学、浙江音乐学院等高校培训,提升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推动年轻教师赴国外名校学习深造,组织教师赴德国、新加坡、日本高校研修培训,帮助教师开阔国际视野、触摸前沿科技,掌握先进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推动学校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提升。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教师赴新加坡研修培训合影
做好“培训+辅导” 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为满足新形势下教师的培训需求,做好“培训+辅导”文章,学校开展青年教师职业素养提升班,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认同感和业务素养,构建青年教师“选、培、用、管、 激”培养体系,全力打造教师队伍结构新、青年人才活力强、专业人才能力优、人力资源流动性和效能明显增强的人才队伍新局面。
开展新进教师岗前培训。通过课程培训、校本培训及实践技能训练,对近200名新入职教师开展培训,让他们了解校情校史及高教改革形势,获得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快速实现高校教师角色身份转换,使其具备基本的职业胜任能力。
建立多层次培训体系。对教研室主任、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队伍,建立见习期培训、师徒辅导岗前培训、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和各种教学比赛等多层次培训体系,有效促进青年教师队伍的成长和发展。为每名新入职教师配备一名教学经验丰富、技能娴熟的教授或博士研究生作为导师,进行一对一跟踪辅导培训,导师采取布置作业、定期答疑、指导实践、跟进辅导等方式,为青年教师提供丰富的学习和实践机会。
选派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到国内外访学进修。通过增进校际学术交流,让教师了解新形势、开阔新视野、学习新观念、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教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举办辅导员培训班。对新进辅导员进行辅导和传帮带,对老辅导员进行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提升,推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辅导培训课程涵盖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与素质提升等多方面。
做好“培训+考核” 助力教学质量提升
为提高教师教育培训工作精准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在教师培训中严格培训考核,通过做好“培训+考核”文章,确保培训有实效。
教师在新加坡、德国和日本等国外名校研修培训过程中开展分组汇报交流,回校后召开培训成果汇报交流会,围绕国外教育体系、工程训练和文化交融等多个方面,分享研修培训的收获与体会。
注重教学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培养。将教师分成若干学习培训小组,老中青相结合,职称、学历相结合,各团队从多方面展开竞争,通过综合考核排名,培养学员互帮互学、取长补短、珍惜荣誉的团队协作精神。
开展培训考核评价。按照“考试成绩+课堂表现+培训考勤+当年教学科研业绩表现”模式,对参训教师进行考核评价,并将教师培训成绩纳入个人年度绩效考核,激发教师自觉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对教师教学科研业绩进行年终考核,建立和健全教学评价与激励约束机制,激发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切实提高教师的人才培养能力与教学质量。
做好“培训+项目” 助力学科专业发展
聚焦学科专业发展,做好“培训+项目”文章。针对学科专业建设与特色、学科队伍、人才培养、教改教研、学科竞赛、质量工程建设等方面,整体推进学科建设“培训+项目”,全面提升学科建设质量。
突出学科特色和优势,开展信息化教学、课堂教学、课程思政等赛事培训,聚焦教学科研,争出标志性成果、省部级奖项、重要项目;聚焦人才队伍建设,选好学科带头人,加大力度培育青年教师成长;聚焦学科建设,形成合力;聚焦交流合作,学习先进做法,复制成功经验;聚焦人才培养,重视效果、学生成果与质量、社会反响;聚焦补短板,找问题、找差距、找方法。
全面落实毕业论文(设计)“五段五层”工作计划并开展培训。将毕业论文早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五个阶段的各项工作,按照职能部门、二级学院、教研室、指导教师和学生五个层面,分别制定时间控制节点和工作计划内容,加强论文指导水平和履职责任意识培训,确保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不断提升。
依托校内各创新教育基地开展“培训+项目”,全力构建实践、竞赛、创新、创业层层递进的培育体系,推进学科竞赛平台建设。通过以赛促练、以赛促学的方式,多方位、多层次提升学生学科竞赛能力,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的应用型人才。2024年专门开设竞赛课程8门,举办专题讲座20余场,开展培训、指导、实战训练等80余场;获国家级奖项47项,省级奖项258项。
做好“培训+服务” 助力教师减负增效
学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聚焦教师教书育人主责主业,做好“培训+服务”文章,让教师在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中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确保一线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
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推行混合式研修模式。通过实施“诊-选-学-研-用-评”等培训环节,推进信息技术和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健全教师信息数据管理平台,实现教师信息共建共享,切实减轻教师填表报表工作负担;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辅助和赋能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开发、整合及应用有关教育资源平台,为教师提供丰富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支撑。
做好培训后服务,满足教师发展需求。针对教师的职称晋升,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服务性培训,帮助教师深化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的理解,拓宽教育思维和视野,改变教学思路与方法,激发教学热情和创造力。2024年晋升教授6人、副教授23人、讲师65人。
缓解教师工作压力,开展心理辅导。不定期为教师举办健康心理辅导讲座,开展教学名师、教学新秀、年度辅导员人物等推优树典型活动。通过举办优秀教师授课技能培训班,从授课技巧、微课认知设计、微课制作等维度,现场分组萃取优秀经验做法,分享教学案例、手册、磨课等课程成果。
高校教师培训工作重要且复杂,湖南交通工程学院努力将这项工作做出新意、做出特色。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增强教育培训工作的丰富性和实效性,不断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以高质量培训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赵红深 李水华 杨子瑶
稿件网址:http://www.jyb.cn/rmtxwwyyq/jyxx1306/202502/t20250218_2111305040.html
(稿件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转载人:唐晓菁)